馍馍开水
剩饭剩菜
以前
多少农村老人的午餐、晚餐
就是这样简单凑合
老人吃不好,儿女放心不下
蹲墙头、晒日头、趴床头
以前
多少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是这样的场景
7月13日中午,七步镇宅头村“幸福食堂”里,几十名老人三五成群围坐在干净的餐桌上,边吃饭边聊天,碗筷的碰撞声、欢乐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曲幸福的生活乐章。
▲宅头村老人们在“幸福食堂”用餐“以前,每天为做饭发愁,现在村里有了‘幸福食堂’,这里的饭菜实惠又可口,食堂卫生干净,实在太方便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老年人办好事。”
——村民陈再兴
“幸福食堂”准备有软饭和硬饭,还分素菜和荤菜就餐区,以迎合不同的口味喜好,服务贴心周到。
▲党员志愿者协助“幸福食堂”就餐安排“村里的空巢老人很多,他们经常不是饥一顿饱一顿,就是吃剩菜剩饭,简单的吃饭问题,不仅成了在外务工子女的牵挂,更是老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难题。”
——包村干部陈圣天
为了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宅头村党支部按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村级主办、多元筹资的思路,积极筹划建设“幸福食堂”,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为村内五保户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每餐每人只需5元,让老人们乐享晚年。
▲宅头村老人们在“幸福食堂”用餐“幸福食堂”于7月7日正式运营,下一步,村里还将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规范食堂运行,真正把幸福食堂办成“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
▲“幸福食堂”后厨正准备午餐近年来,宅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发动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途径,投入资金万元建成宅头村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老人活动中心、图书室、观影厅等,建设休闲文化广场,完善老人活动设施,丰富老人文化生活;发动乡贤捐款,成立宅头村“人和基金”协会,每月统—给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及部分家庭困难户补助元至元不等;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等各种便民服务,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党员志愿者整理报纸
▲宅头村图书室
周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