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建自然村了

福州城门镇林浦村。.10摄

魏章官

近日记者下乡看到一些“造福工程”迁村、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和库区移民中,建的是自然村。有的自然村建成几年后,道路、通信和电视等“五通”难通或不通。要改善生产生活硬环境,还要花很多钱。由此,我认为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再建什么自然村了。

自然村是农村落后生产力的产物。有些自然村是革命战争年代群众为了躲避和抗击敌人围剿而形成的。许多自然村散落在群山峻岭之中,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野渡无人舟自横”。村与村的群众之间,“问问好,听得见;握握手,走半天”。

周宁县有个老区自然村共30多户人家,要求上级政府拨款搞公路、电、电话、自来水和电视等“五通”,可是算算帐,这“五通”要投入多万元,实在不上算。

我们说,现在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应该朝着大城关、小城镇、中心村的方向发展。对那些地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自然村,就要实施“造福工程”搬迁,而且要纳入中心村、小城镇建设规划中。

水口电站库区古田县黄田镇去年就动员和扶持交通不便的的莪洋自然村69户村民搬到镇所在地建起别墅式的农民新村。

浙江省把三峡库区移民分散安置在大村里。大村许多村民建了新房后,有些旧房还很好,把这些旧房优惠卖给移民,移民稍加修缮就住得满意,不但省钱,而且分散安置移民,移民容易与当地人融为一体。

同时,他们调整责任田给移民,大的村每户只要调出一点田地就行了。如果把移民集中安置,另建自然村,周边村所承担的责任田调整任务就大。弄不好,群众有意见。

福建省可以学习浙江的做法,把库区移民、连家船民和需要搬迁的老区基点村民,分散安置在中心村和小城镇,不要再去选址搞“五通”建什么自然村。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又可助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年8月25日福建日报,年11月11日选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