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活动现场。记者邹家骅摄
福州日报记者李白蕾
23日下午,一场不同寻常的宣讲活动在福州工人文化宫举行。宣讲者是来自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11位劳模,听众也多为劳模。劳模听劳模讲述“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故事,成为工会组织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特别礼物。
福州劳模轮番登台
与直肠癌抗争到底,将“郑老师”和“共产党员”作为伴随自己一生的两个称呼,全国劳模、特级教师郑捷来了;在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恶臭环境中坚持工作25年的重型特种机械操作手、全国劳模郑贞良来了;一心一意为农民致富服务的市农科所专家、全国劳模陈雪金来了……他们身披绶带、胸佩奖章,神采奕奕地坐在前排。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此番宣讲让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些劳模,对他们更加肃然起敬。
当郑贞良讲起自己刚入行,被垃圾场的恶臭熏得连连干呕的无奈和后悔时,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劳模。“我和所有人一样,也厌恶这种恶臭,但是再苦再累的工作也得有人去做呀。因为身上臭,我只能远离各种社交,常年在臭气中劳作,我患上了鼻炎、胃病,但这是一份让千家万户受益的工作,我还是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郑师傅质朴的宣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外地劳模故事同样精彩
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劳模们也登台演讲,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
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省劳模、建阳区莒口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李荣正讲述了他如何甘做百姓致富的勤务员,30多年几乎访遍了整个镇所有养殖户,骑坏了4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行程80多万公里,成为莒口镇养殖户的“”。
全国劳模、国网省电力公司周宁县供电公司装表接电班班长叶德奕讲述了他志愿服务超小时,足迹遍布汶川、舟曲灾区的动人故事。十多年来,他花在助学助困上10余万元,本职工作中更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随时上门为客户提供免费线路检修服务。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模、仙游县法律服务所兼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林庆元讲述他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多件,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3亿多元的故事。
部级劳模、平潭综合实验区基层综治战线老兵张泉讲述他从事政法综治工作30周年,如何在守望平安中感悟成长。成绩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有的观众落泪了。
聆听宣讲收获前进动力
听众席上,劳模们听得认真。聆听宣讲,大家觉得受益匪浅。
市劳模、福州公交公司驾驶员潘鸿晓告诉记者,郑捷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深深感染了他。“她身患重疾仍坚持站在三尺讲台,如今退休了,还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