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柘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

近年来,柘荣县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宁德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清新好柘荣”建设,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柘荣亮点”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俯瞰柘荣县铁场村。资料图

政策改革:突出特色产业扶持,保障发展定力

政策指引,是保障产业发展活力的坚实后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年,柘荣县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太子参及其药业的发展,并把构建“闽东药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加以培育。

近年来,柘荣县成立了太子参产业专项领导小组,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万元专门用于配套产业强镇项目,出台《关于加快太子参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关于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牵引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长久以来,农业管理体制中条款分割,产加销、贸工农相互脱节现象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更是涉及科技、农业、工业、旅游业、流通服务业等多部门,政策措施很难形成合力。

因此,在政策的落地实践过程中,柘荣县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组织网联、结盟和合作,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和跨空间的组织协同,力求打破部门分割局面,在不同地域政府间、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和政策联动共享,促使形成巨大的工作合力,有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经营改革:探索多元融合模式,凝聚主体合力

在“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城郊乡是以太子参为主导产业的典型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特色乡镇。近年来,城郊乡厚植山灵水秀的生态优势,探索多元融合模式,聚集产业发展合力,全力推动太子参成为乡域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全乡种植太子参1万余亩,年产量平均多吨,第一产值约1.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8.5亿元。

在城郊乡成绩的背后,是柘荣农业的经营改革,具体做法是:通过培育新型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年,天人药业牵头创办的全县首家(全省仅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天人际会种植产业联合体)”成功获批,基地规模1.5万亩。

在联合体的推动下,通过搭建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包装运输、仓储寄存、代销贸易、质量追溯、大数据管理等一体化系列服务平台,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种植户报团取暖,预计年销售收入2.2亿元,带动农户多户,户均年增收约元。

同时,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主导产业与之融合,建设太子参科普馆(中心)、柘荣太子参三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完善太子参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通过与福建广电精准传媒有限公司建立“柘荣太子参”“清新福建生态农业优品”电商交易平台合作;开发龙井岗、湖头、英山等太子参旅游带,挖掘太子参养生文化,辐射带动太子参三产就业人口余人,让多方参与分享产业链全过程的增值收益,真正凝聚力农业产业各个微观主体合力。

绸岭村瑞草园智慧农业平台。资料图

手段改革:运用数字生态科技,唤醒内生动力

当产业步入发展轨道,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唤醒内生动力,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改革的新课题、突破口。十三五期间,柘荣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共计投入资金万元,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助推农业产业升级。

目前,柘荣县茶园、果园、中药材、食用菌等多个产业,约20多个农业基地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如绸岭村的瑞草园“智慧农业云平台”、东源乡的智慧园应用基地等,能够实现在线监测、远程调控、产品溯源。十四五期间,柘荣县将建设大棚猕猴桃物联网应用基地、智慧茶园应用基地、猴桃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共计3个农业物联网(智慧)应用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继续为数字农业添砖加瓦。

柘荣县辣椒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基地。

在去年12月的福建省农膜回收利用暨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观摩会上,“全生物降解地膜”着实让人小小惊艳了一把。据悉,使用这种全生物降解地膜,能够避免传统地膜残留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年5月,柘荣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目前,已在东源乡铁场村和乍洋乡石山村共建立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基地余亩。通过示范基地探索推广技术路线和模式,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为全面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供样板。

智慧农业基地的建设、运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解决地膜“白色污染”,是柘荣县扎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未来,借由数字、生态科技手段,柘荣现代农业发展将如虎添翼。

治理改革:促进村财管理提升,强化自治能力

近年来,随着“村账乡管”等制度的实行,柘荣县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规范提升,但仍然存在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队伍建设不够扎实等问题和“漏洞”,需要高度重视、予以破解。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年柘荣县创新提出“一年一审一结”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以“年度”为时限推动全覆盖,以“审计”为抓手筑牢“防火墙”;联合县级纪检部门,对审计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及整改情况,突出做到“一结”,旨在从制度上、监管上进一步强化工作手段,提高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目前,“一年一审一结”工作已实现全县9乡镇全覆盖,完成审计村(社区)40个,发现12类问题多个,均已全部整改到位。

这项在全省首创“一年一审一结”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已成为柘荣乡村自治的一张名片。其工作实践被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以正刊形式发表,并供全国各地参考学习;被福建省省委改革办以正刊形式发表;被宁德市深改委以改革情况交流工作动态专刊形式发表,“一年一审一结”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全国参选村级财务管理典型案例。

环境改革:打造宜居新农村,展示生态魅力

绸岭村幽静古朴的村舍、成片的苍翠竹园,靴岭尾村鲜亮的油彩、精致的剪纸造型……如今,穿梭于柘荣的清新山水之间,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态宜居的乡村图景。

这背后与柘荣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密不可分。年以来,柘荣县委、县政府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绸岭村竹林。资料图

经过2年的整治,柘荣全县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个行政村均已完成改厕任务,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和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设施全覆盖,累计完成栋的农房整治,村庄整治完成率达90%。

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创建省级卫生乡镇4个,完成村庄绿化亩,累计拆除违建临搭约1.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立面整治栋、平改坡栋,清理垃圾堆放点71处、绿化面积㎡。

未来,以“中国长寿之乡”为载体,柘荣县将整合九龙井、鸳鸯草场和东狮山、水泊岩、曲坑林场及黄柏游氏文化公园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资源,做足生态观光游、休闲避暑游、医疗保健游、民俗文化游等绿色生态文章,让生态发挥出最佳优势。(记者吴文伟通讯员陈娟娟)

来源:东南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