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
这个被誉为闽东的美丽城市,坐落于东海之滨,被温州和福州两大城市所环绕。这里,鹫峰山、太姥山、洞宫山等山脉连绵起伏,辖区形状呈西南至东北走向,闽江河段穿流而过,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独特地形。中低山丘陵地貌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河谷盆地和滨海平原则点缀其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多样性。值得一提的是,宁德的海岸线长达公里,位居福建省之首。其海域面积也相当广阔,达到了46万平方公里,三都澳、东吾洋、福宁湾等海湾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加之多座岛屿的点缀,使得这片海域更显生机勃勃。东冲半岛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三沙湾与东海之间,为宁德内海提供了有力的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防御。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宁德广阔的海洋开发空间,更使其良港众多。
宁德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的交溪和霍童溪冲刷的河谷低地深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降水充沛。而宁德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是高山环绕,植被茂密、溪流潺潺,为林下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夏季时,这里凉爽宜人,成为疗养和避暑的绝佳去处,也因此孕育出了众多长寿之乡的传奇。宁德,这片位于闽东的瑰丽土地,历史底蕴深厚。早在西晋时期,这里便设置了温麻县,隶属于晋安郡。随后,在隋朝时并入原丰县(闽县),唐初又析置了连江县和长溪县,属于闽州。元朝时,宁德更是升格为福宁州,雍正年间又改为福宁府。建国后,这里设为福安专区,并在年将驻地迁往宁德县。97年,宁德地区正式命名,年更是晋升为地级市。
如今,宁德下辖个区(蕉城区)和6个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同时代管2个县级市(福安市、福鼎市)。其陆地面积广阔,达到35万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四,仅次于漳州市。而其常住人口也颇为可观,达到37万,与莆田市相当,位列全省第六。
在经济方面,宁德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年,其GDP总量高达亿元,位列全省第五,超越龙岩市。这样的经济实力,无疑为宁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宁德还是一座充满人文魅力的城市。境内方言多样,包括福州话、霞浦话、福鼎话、建瓯话和客家语等,这些方言的交融为这里带来了独特的语言文化。同时,寿宁北路戏、平讲戏、畲族民歌、柘荣布袋戏等民间艺术形式也在当地广泛流传,为宁德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绚烂色彩。
在旅游方面,宁德更是独具魅力。它拥有太姥山、白水洋、鸳鸯溪、三都澳、九龙漈瀑布、嵛山岛等众多自然地理景观,这些景点不仅展现了宁德的山海之美,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蕉城区作为宁德市的府驻地,拥有着丰富的地理和文化资源。这里下辖2个街道、个镇、2个乡,常住人口达到2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在年,蕉城区的GDP总量达到了3亿元,经济实力不容小觑。更值得一提的是,蕉城区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这一美誉彰显了其在渔业领域的卓越成就。
位于鹫峰山脉东麓的蕉城区,三面环山,东临三都澳,地形多样。霍童溪、七都溪、金溪等河流贯穿全境,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山地丘陵与山间盆地相间,还有少量的滨海平原点缀其中,共同构成了蕉城区独特而美丽的地貌。
在交通方面,蕉城区同样便捷。铁路方面,温福铁路和衢宁铁路在此交汇,为区域内的货物运输和旅客出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公路网络也十分发达,宁古高速、沈海高速、甬莞高速以及04/国道等交通干线在此交织,使得蕉城区的交通更加通达无阻。
此外,蕉城区还与福安市、周宁县、屏南县、古田县以及福州市的罗源县等周边地区紧密相连,与霞浦县隔海湾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无疑为蕉城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蕉城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是宁德县的所在地,古称七闽地。在明朝中期,宁德城遭受了倭患的洗礼,但在嘉靖年间,人们重筑了石城,因其形状酷似蕉叶,故得名蕉城。解放后,这里先后隶属于福安专区和宁德地区,年更是成为了宁德县级市。随着年地市合并,宁德县级市又更名为蕉城区。这里风景如画,拥有支提山、霍童古镇、洋中古镇以及三都澳斗姆风景区等知名景点。同时,蕉城区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霍童线狮、水密隔舱福船等传统技艺,以及大黄鱼、霍童仁宇剪刀等特色产品。此外,还有蕉城马记竹枕、虎黄家蒸笼等手工艺品,以及晚熟龙眼和天山绿茶等美味佳肴。
而与蕉城区隔海相望的霞浦县,同样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这里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绵延公里,位居全省之首。杯溪、罗汉溪、长溪等河流贯穿全境,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同时,浅海滩涂众多,水能、潮汐能资源丰富,为霞浦县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福鼎市、柘荣县、福安市交界,并与蕉城区、福州市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更是为霞浦县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霞浦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是东吴的造船基地,古称温麻船屯。随着历史的变迁,西晋时析侯官县置温麻县,隋朝时并入原丰县,唐初又在原县址改置长溪县。元朝时,其地位更是升格为福宁州,到了雍正年间,又置霞浦县为福宁府附郭。
这里风景如画,拥有溪西水库、观音亭寨、高罗海滩、大京城堡、沙塘里以及空海大师纪念堂等众多知名景点。同时,霞浦县还以其独特的特产和民俗文化吸引着游客。如霞浦元宵茶、霞浦晚熟荔枝以及霞浦榨菜等特色产品,都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古田县也值得一游。它位于宁德市的西南端,被石塔山、天湖山、土满山等诸多山系环绕,地形复杂多样。闽江干流贯穿其南部,古田水库更是坐落于此,境内溪流众多且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同时,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矿产资源也种类多样。古田县与屏南县、蕉城区、罗源县(福州市)、闽侯县(福州市)、闽清县(福州市)、延平区(南平市)、建瓯市(南平市)交界,交通便捷,过境交通线路包括铁路和公路,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
古田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在东汉末年曾隶属于侯官县,随后在隋朝时又归属闽县。到了唐玄宗时期,古田县终于得以设立。解放后,古田县曾一度属于南平专区,但在年改属闽侯专区,并在年划入宁德。
这里风景如画,拥有众多知名景点,如古田临水宫、田地桥、仙山牧场、溪山书画院以及古田吉祥寺塔等。同时,古田县还以其独特的特产和民俗文化吸引着游客。古田银耳、古田油柰、古田红曲、古田红茶以及汶洋土楼,都让人流连忘返。
屏南县它下辖5个镇、6个乡,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万。年,屏南县的GDP总量为89亿元。屏南县位于宁德市西部,地处鹫峰山脉腹地,四周群山环绕。全县有86条大小溪流贯穿,山谷盆地交错,水流湍急,使得屏南县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此外,屏南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被誉为福建省的“水电之乡”。它与周宁县、蕉城区、古田县、建瓯市(南平市)以及政和县(南平市)相邻,过境交通线路包括铁路和公路,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
屏南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县域,在雍正年间曾隶属于福州府。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它最终在建国后划归南平专区,并在年和年分别改属闽侯专区和福安专区(后改为宁德专区)。屏南县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如鸳鸯溪、白水洋、鸡鸣山等自然风光,以及万安桥、千乘桥等古桥建筑。同时,这里的特产和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如夏香菇、油奈、鹫红工夫红茶等美味佳肴,还有屏南绿茶、秋色锅边等特色美食,以及屏南药膳、际头扁肉等独特风味。
寿宁县这个位于宁德市最北部的县域,三面环山,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7%,是天然的“氧吧”,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铁矿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寿宁县还是中国长寿之乡、茶叶之乡和廊桥之乡,被誉为福建夏季的避暑胜地。
过境交通线路方面,屏南县和寿宁县都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包括溧宁高速和国道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条件。寿宁县在两汉时期隶属于侯官县,西晋时则属于温麻县。到了南宋,该县分属福安县和政和县。到了明代宗时期,从福安县西北部和政和县东北部析置出寿宁县。解放后,寿宁县曾属于福安专区,97年又划归宁德地区。
寿宁县拥有众多迷人的景点,如杨梅州、西浦村、寿宁地质公园、三峰寺、寿宁廊桥等。同时,这里的特产和民俗文化也丰富多彩,包括寿宁高山茶、寿宁米糕以及独特的地瓜扣。
接下来是周宁县,它下辖6个镇、3个乡,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6万。年,该县的GDP总量达到了亿元。周宁县坐落于鹫峰山的东南麓,四周群山环抱,地势以中低山为主,南部则分布着狭小的河谷丘陵地带。这里植被茂盛,溪流湍急,是夏季避暑的绝佳选择。此外,周宁县还与寿宁县、福安市、蕉城区、屏南县以及南平市的政和县相邻。
在交通方面,周宁县拥有便捷的铁路和公路网络。铁路方面,衢宁铁路穿境而过;公路方面,宁上高速和国道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条件。
周宁县其建制相对较晚,长期隶属于宁德县。在抗战胜利后,该县得以置设,并取周墩与宁德两地的首字,定名为周宁县。解放后,周宁县曾归属福安专区,并在年迎来了寿宁县第六区的划入。到了年,周宁县又划归宁德地区。
周宁县内,鲤鱼溪、九龙漈瀑布群、林公宫、浦源郑氏宗祠以及芹山湖等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同时,这里的特产也颇具特色,如周宁茶叶、周宁高山马铃薯以及魔芋粉条等。
柘荣县它下辖2个镇、7个乡,总面积为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2万。年,该县的GDP总量达到了59亿元。柘荣县地处宁德市东北部,位于太姥山西北麓,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这里山峦叠嶂,丘陵河谷主要分布在四周边缘地带,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中低山所覆盖。交溪和七都溪两大水系在县内交织穿梭,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此外,柘荣县还蕴藏着丰富的紫砂和天然矿泉水等矿产资源。该县与福鼎市、霞浦县、福安市以及泰顺县(浙江省温州市)相邻,交通便捷,公路网络发达,甬莞高速和04国道过境,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条件。
柘荣县其前身是柘洋,自古便是浙闽两地的交通要冲。在南宋时期,这里设立了库溪巡检司,明朝时又改为柘洋巡检司。至民国时期,柘荣隶属于霞浦县,并在年正式置县。解放后,该县曾划归福安专区,并在至96年期间并入福安县;至年,又与福鼎县合并;年,柘荣更是被列为对外开放的全国55个市、县之一。
谈及柘荣的风景名胜,东狮山、九龙井、黄柏小东山风光以及柘荣鸳鸯草场都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奇观。同时,这里还诞生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柘荣剪刀、柘荣紫砂壶以及别具一格的布袋戏等。此外,鸡冠松、彭山翠芽和太子参等特产也深受游客喜爱。
再来看福安市,作为宁德代管的县级市,其下辖区域广泛,资源丰富。这里的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洞宫山脉交织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地势东西高耸,中间低洼,形成了独特的地貌。交溪水系贯穿其中,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同时,福安市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周边多县交界,过境交通线路便捷,铁路、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体验。
福安市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唐朝时曾隶属于长溪县。到了宋理宗时期,为了“敷赐五福,以安一县”,这里从长溪县析出并更名为福安县,归属福州管辖。明清两代,福安县又属于福宁州(府)。建国后,它曾是福安专区和宁德地区的一部分,于年晋升为县级市,并在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
福安市的风景名胜众多,包括福安黄氏祠堂、倪下石塔、福安白云山、廉村以及狮峰寺等。同时,这里还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食特产,如平讲戏、坦洋工夫茶、福安巨峰葡萄、福安刺葡萄以及福安芙蓉李等。
福鼎市这个宁德代管的县级市。它下辖多个区域,陆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作为“中国十大石板材基地”之一,福鼎市经济繁荣。这里地势西高东低,太姥山绵延起伏,地下水资源丰富。此外,道狭长的海湾、台山列岛和福瑶列岛等自然景观也吸引了无数游客。
福鼎市这个因山而得名的城市,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初年。那时,霞浦县的部分辖区被析出,置为福鼎县,隶属于福宁府。在至96年间,嵛山岛曾短暂划归霞浦县管辖,但随后于年,福鼎县晋升为县级市。
福鼎市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如雄伟的太姥山、壮观的九鲤溪瀑景区、宜人的牛郎岗,以及美丽的大嵛山岛。同时,这里还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美食特产,如香甜可口的福鼎四季柚、清雅飘香的白茶、口感鲜美的福鼎肉片,以及珍贵的白牡丹茶。此外,还有令人垂涎的福鼎牛肉丸、独具特色的福鼎沙埕铁枝、鲜嫩的桐江鲈鱼和黄栀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