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乡村焕新颜人民资讯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150136625383418&wfr=spider&for=pc
整治后的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村容村貌改善明显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一些地区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年以来,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福建整合各种资源,在农村户厕改造、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出台多种措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三年间,完成农房整治22万栋;完成户厕改造45万户,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普及率达98.4%;清理各类农村生活垃圾万吨,清理沟渠13.8万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1万吨;实施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推进多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系列数据表明,福建农村人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八闽乡村成为越来越来多人们的向往之地。压紧压实责任,注重常态长效小道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在华安县丰山镇,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整条路走过来,鸡圈、牛圈、鸭圈全部整改了,生活环境变得非常舒适,空气也特别好。”村民林志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做不好的乡镇,不仅要加收保洁费,党委书记还要上电视台做发言表态,取消相关领导评优评先资格。”丰山镇镇长邹圭荣说。自从县里实施竞赛机制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了镇里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福建高位部署,坚持“五级书记”亲自抓。省里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三年来召开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七场。“省级负总责、市级具体调度、县级履行主体责任、乡镇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体系,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工作部署一抓到底、整治责任层层落实。在经济发达的闽南沿海厦门同安区,“一把扫把扫到底”,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经济欠发达的闽北山区松溪县祖墩乡,通过建设生活垃圾四分类宣教亭、垃圾智能分类系统,也实现了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为实现常态长效,完善建管机制,省里出台《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组织编制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南等30多万份,举办培训班场,提高基层干部管理水平。以县域为单位,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捆绑打包,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运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基本建立。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地板干净清爽,便池马桶卫生整洁,洗手台上的绿植生机盎然。像莆田市城厢区顶墩村公厕那样,“内外兼修”的乡村公厕给村民们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坚持共建共享,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整治过程中,福建始终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村庄建设上有表决权。鼓励乡贤捐资助建,探索推行付费服务制度。发动村民监督,建设互联网+督查投诉举报平台,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厕所革命”改变的是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难点。有了村民的广泛支持,采取水冲式户厕和三格式户厕多种改造形式,福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三年完成户厕改造45万户,新建乡镇公厕多座、农村公厕多座。农村公厕管护被纳入村庄保洁范围,建立“一长两员”制度,确保了公厕有人管、管得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福州晋安区九峰村被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后,通过激发内力、两微整治、宅基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吸引了一批在外务工的杰出青年回村开办农家乐、开发乡村民宿,形成一股强劲的创业热潮。几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空心村”,蝶变成一个小溪潺潺、古树掩映的“网红村”,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随着村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年以来,全省完成农房整治22万栋,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万吨,清理沟渠14万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1万吨。通过纳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村庄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等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1%。鼓励先行先试,强化示范带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离不开治理创新。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特别是年5月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闽东宁德市召开以来,福建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一系列治理新模式。走进福州市长乐区长安村,只见村民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垃圾桶上还印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