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土豆生命中解不开的情结郑梅

高山土豆新语

“天然土豆惊苏轼;生态薯泥醉李渔。”周宁县作家协会在“周宁县首届高山土豆节”举办之际,应举办单位之邀,组织部分作协会员撰写周宁土豆文章。从6月28日起,《周宁现场》平台将陆续刊发部分会员作品,旨在为周宁的山珍——土豆走出山门,走向都市,尽点绵薄之力。“炒煮蒸煎,一种能成宴;绵香软糯,千般俱称心。”“黄壤传来土豆佳肴宴;温差写就周宁美味诗。”热烈祝贺周宁县首届高山土豆节圆满成功!旗开得胜!今日推出的是周宁士豆新语续二一一郑梅撰写的《周宁土豆》。

——肖林盛

周宁土豆——生命中解不开的情结

文/郑梅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的文章,很多人随口都能来上一段。每当想起这段话,我就怀想着有一天,周宁的土豆也能够以尊贵的身姿出现在全国各大超市的橱柜里,像柠檬一样被真空包装着,论个卖;像奇异果、山竹一样贴着价值不菲的标签躺在专柜里,不卑不亢。

周宁的土豆香、酥、韧、糯,特别有粘性,跟糍粑一样。直到现在,每每看到土豆,我眼前总浮现出一幅情景:那是在外婆家的小木楼里,每当饭快蒸熟时,我跟姐姐就挤在外婆家那小小的灶台边,拿着筷子,眼巴巴地盯着锅里蒸笼边的土豆,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先挑哪个。当外婆端起木蒸笼时,意味着土豆也熟了。我们眼疾手快地拿着筷子挑选那些表皮很粗糙的土豆,一扎,一挑,一扒拉,把土豆放到自己的地盘上,一手紧紧护住,生怕被别人拿走,然后再继续挑选,直到四个口袋塞满,才心满意足的哼着歌儿去外面享用“战利品”。在那个物资匮乏、经济困顿的年月,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是将土豆当作水果来享受的吧!几十年过去,仍能清晰地触摸到那怀抱热腾腾的土豆时的满足。常常在想,该是怎样的喜爱,才能在天天吃土豆的情况下,依然对它保持着如此喜爱的温度。

原来,忆童年,就是回味儿时手中的那串“土豆葫芦”。

一直很喜欢妈妈煮的土豆丝汤,她总喜欢在煮时将淡菜干用剪刀剪碎,跟土豆丝一起煮,那味道特别鲜美;妈妈还将热乎乎的土豆剥去外皮,拍扁后切成几块,将调好的酱料汁浇上去,那种味道记忆犹新哪!家里叫我舅母、伯母的小家伙们都说我的炒土豆丝最好吃,为此,我一直沾沾自喜,直到某天,炒的两盘土豆丝被一扫而光时,我忍不住吹嘘了一下,我家的熊孩子抽了张纸巾擦擦嘴巴,悠悠地说:“妈,土豆怎么煮都好吃的,好不好?”我一阵无语,切切实实被土豆堵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关于吃的喜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唯有对土豆的喜爱始终如一,孩子也一样。

原来,爱孩子,就是变着法子给他煮各式各样的土豆。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周宁走出去的务工、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当节假日,返乡探亲的周宁人即将启程远行时,亲戚家寄一袋,朋友家托一袋,车后备箱塞得满满的无一例外全是土豆。孩子高考结束了,说要去上海我姐姐那儿玩,我打电话问姐姐需要家里带什么,果然不出我所料,姐姐想要的还是周宁的土豆,而且希望尽量多带。当各种美食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人们味蕾,但周宁人对家乡土豆的痴迷却始终保持着经久不息的热度,一如他们对家乡的眷恋。

原来,恋家乡,就是恋那一个个香糯柔韧的土豆。

无论是做成汤的土豆丝,还是颜色诱人的土豆饼;无论是做成午后甜点的土豆小丸子,还是夜宵首选的乌蛋粿;无论是略带夹生的酸辣土豆丝,还是摇身一变化为速食西餐必点的薯条。周宁土豆,就是这么任性地霸占着人们菜单的一席。纵使走出再远,心仍眷恋着家乡,孩提时那塞满各个口袋的热乎乎的土豆,温暖着多少人那清贫艰涩的童年。

题记:肖林盛

作者:郑梅

编辑:叶宝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