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市养老事业实现高速发展,特别是年起,宁德市委、市政府把养老事业补短板作为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全市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农村空巢留守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却没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经常煮一顿饭吃上一整天,不健康的饮食,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影响,也让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农村养老难”已成为子女的“痛点”、社会的“难点”。
老人们集中就餐张颖珍摄
宁德市民政局聚焦破解农村老人“用餐难”问题,下大力气,着力完善助餐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持续推广“互助孝老食堂”机制,以“小食堂”凝聚“大民心”,合理打造“离家不离村”养老半径,切实提升了农村老人的生活品质。
去年以来,蕉城、古田、周宁等地都积极开展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建有互助孝老食堂个,在建中的个,日均服务老年人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让农村老人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调研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
平淡幸福,不过一碗安乐茶饭。对于农村的独居或孤寡老人来说,每日三餐能吃上热乎饭菜,费用还能承担得起,就是一种幸福。
互助“孝老食堂”内部环境古田县文明办供图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宁德全市常住人口为人,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4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
年起,市委、市政府从困扰农村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入手,以县、乡、村民政干部为主体,开展入户调查,摸清留守、空巢老人的数量和用餐意愿。据调查统计,在全市农村老年人主要养老诉求中,生活照料占58.4%,其中又以饮食占据主要诉求。
为此,市民政局编制了《宁德市互助孝老食堂建设运营指南》等文件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互助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快互助孝老食堂全覆盖,将开办互助孝老食堂作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规划实施,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加快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让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
在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方案落地的过程中,由于各试点村的自身条件不同,在坚持项目公益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我市分别在蕉城区、古田县做了慈善幸福院和互助孝老食堂两个模式的试点工作,通过允许食堂运营管理方式多样化来激发项目活力。
——试点先行,党群协力。摸排筛选有助餐服务需求的村,将留守老人在30人以上的建制村优先列入试点范围,组织在村党员开展入户宣传,动员和劝导独居老人参与用餐。在此基础上,每个食堂都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由老人代表和村(居)党员组成,听取意见、改进膳食。
——因地制宜,资源优化。坚持“宜新则新、宜旧则旧”的原则,除新建部分食堂外,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整合辖区内的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宗祠等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闲置资源,进行安全、消防和适老化改造,降低食堂建设成本,提高建设速度。
——量力投入,长久发展。除了购置厨具、桌椅、餐具以及必要的修缮和适老化改造外无须另外投入资金建设。互助孝老食堂的运营除了补助4万元至8万元/年的运营经费外,其余由在食堂用餐的人员自付费用,实现了菜金平衡,不增加负担,能长期办好。
政策兜底孝老食堂暖胃又暖心
“荤素搭配,好吃不贵,分量还足,做得软烂,适合我们老年人。”6月15日中午,蕉城区八都镇溪池村的慈善幸福院里,在此就餐的黄须溪老人对饭菜赞不绝口。
蕉城区的老人在互助孝老食堂用餐周思颖摄
蕉城区八都镇溪池村地处宁屏路右侧,是蕉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户,现有老人人,过去,村里最大的困难就是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一日三餐“吃好饭”的“急难愁盼”问题。
年起,蕉城区试点建设慈善幸福院,每所慈善幸福院的面积达-平方米左右,除具备农村幸福院传统的“六有”功能外,还突出了互助孝老食堂的功能。年10月,溪池村慈善幸福院建成入住,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在这所幸福院的长者食堂里,还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平衡膳食宝塔”制定了食谱,保证了老年人饮食健康及日常所需的营养。如今,村里的20多位老人每天都来食堂吃热乎饭,胃暖心更暖。
为确保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打造“放心食堂”,市民政局坚持“收费适中、菜金平衡、群众接受、持续运营”的公益性原则,进一步制定了互助孝老食堂规范化建设指南,在食堂装饰中融入党建、乡村文明、家风家训内容,弘扬“孝悌”“互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元素,营造浓厚孝老氛围。在面向全体常住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将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等“七类特定对象”和革命五老、三属、留守儿童、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党员等“五种优待人员”作为重点保障对象,实施“原则上一天伙食费不得高于10元”的收费优待。
具体落实中,蕉城区给予每个通过验收的食堂一次性开办建设补助资金8万元,运营经费每年补助6万元;古田县给予每个通过验收的食堂一次性投入装修设备补助资金8万元,并按照七类特定对象老人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以保障互助孝老食堂顺利运营。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推行在互助孝老食堂设置公益性岗位,为农村低保家庭、低收入农户、人员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去年以来,蕉城、古田、周宁等地立足实际,融合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孝亲文化,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积极开展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市共建有互助孝老食堂个,在建中的个,日均服务老年人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社会共治托起活力温情夕阳红
如何帮助互助孝老助餐机构实现长久发展?市民政局聚焦“办得起、办得久、办得好”,注重吸引社会力量加入,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模式维持运营。
志愿者清理孝老食堂的卫生宁德文明网供图
——引入社会资源,发动邻里互助,凝聚社会爱心。倡导邻里乡亲“一袋米、一把菜、一份爱心献食堂”的乡村邻里互助模式,鼓励乡贤、乡村邻里捐献爱心,将点滴捐助都统一整理发布在食堂公示栏、乡村群、抖音等媒体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引导慈善资源、志愿者组织、慈善超市参与互助孝老食堂建设,把互助孝老食堂打造为社会公益慈善的重要窗口。
——将助餐服务与留守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中小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食堂”共建活动,将食堂建成劳动实践基地,让少年儿童在开展助老工作中传承文化,体验劳动教育,让“食堂”成为学生感受社会的“学堂”,也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青春的活力,激活健康向上的心态。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全市各地的互助孝老食堂不断创新机制。
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的“互助孝老食堂”,在不降低老年人用餐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设立“互助孝老食堂”专户,利用社区团购软件,通过专用手机进行线上采购食材,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专款专用。此外,该村还通过“爱心+志愿服务”“爱心+理论宣讲”“爱心+社会捐赠”等形式,有效整合志愿者、部门单位、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等力量助力长效运营,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式服务,进一步树立“孝老敬老爱老养老”新风尚。
兰溪小学学生每周都会来到互助孝老食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宁德文明网供图
蕉城区慈善总会通过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发动企事业单位员工献爱心,为慈善幸福院的长者食堂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同时还开发了40个公益性岗位,助力食堂运营,并创新开展文明单位挂钩结对帮扶机制,将食堂的运营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考核。
周宁县七步镇登科地村留守老人多,特困、留守、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初,村里本着节约成本的思路,将宽敞的农村幸福院一楼改造升级为长者食堂。同时,将党建元素融入服务中,创新开展“党建+N”服务,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带头参与服务。
这些由社会资源点滴汇聚而成的“孝老力量”,正成为互助孝老食堂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日,古田县吉巷乡薛后村的“孝老爱心菜地”收获满满,上午刚从地里摘下的空心菜、四季豆、黄瓜等新鲜蔬菜,中午就出现在孝老食堂的餐桌上。鲜嫩的蔬菜,香喷喷的米饭,孝老食堂的一荤两素一汤,解决的不仅是孤寡、留守老人和特殊群体的日常就餐需求,还衡量着城市发展和文明的高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愿景,正在宁德悄然实现。
文明宁德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信息交流共享,共创文明宁德。
来源:转载于“文明宁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来源:宁德新鲜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