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现代还乡记助推乡村振兴新华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梅永存彭张青

美丽乡村的静美村居。这是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传统村落浦源村(年4月17日摄)姜克红摄/本刊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现代版“告老还乡”正在美丽乡村陆续上演◇越来越多的“赖文达”涌现,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地方政府可解放思想,以乡情为纽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保障      “身份角色变了,但信仰不能变;岗位职责变了,但斗志不能变;工作对象变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助力乡村振兴,退休干部是一支独特的力量。      历史上,“告老还乡”曾是我国古代官员退休致仕的一种文化习俗。如今,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借力退休干部感情深、情况熟、经验足、资源广的优势,现代版“告老还乡”正在美丽乡村陆续上演。      赖文达样本      原福建省物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赖文达就是现代“还乡记”里的一位主人公。年6月,赖文达退休,怀揣着户口簿和党组织关系回到家乡福建省平和县国强乡新建村,被村党员全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新建村距平和县城约40公里,属于革命老区基点村,曾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过去,因海拔高、山路崎岖,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少,村里赌博盛行、打架斗殴案件时有发生。由于外出流动党员较多,村里“领头羊”难觅,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      “我出身农家,中学阶段的学杂费是乡亲们拼凑出来的。父老乡亲信任、培养我,高中毕业后,就让我担任了当时的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赖文达说,“现在回到家乡,起初还有身体状况的顾虑,家人也不支持。但看到家乡依然贫困,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还有任务未完成。”      赖文达眼中的新建村是一座尚未开发的富矿:作为中共平和县委第一次会议旧址所在地,红色资源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4.6%,负氧离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1万个,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资源得天独厚。      回乡后,赖文达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相关专家,完成了新建村第一个村级规划,结合新建村的资源、土壤、气候等条件,谋划林、果、茶、药、菜、蜂一体化发展。      此后,新建村陆续推出绿色项目:优质茶叶白芽奇兰、林下成功试种3万株金线莲等特色中药材、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筹建养蜂合作社,等等。年,新建村村财收入超50万元,村集体经济从“空壳”迈向“达标”。      村民的生活好了,乡村风貌也愈发靓丽。新建村多方筹资余万元建设了幼儿园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农村公厕和停车场,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排放系统。筹资多万元,实施村主干道与村民小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      针对党建薄弱环节,赖文达对村党支部进行了全面整顿,抓好支部规范化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将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选送”到福建农林大学深造。      不到三年,新建村集聚效应显现,外出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去年在广州打拼多年的赖扬宝携妻子女儿返乡,担任了村委会主任助理,投身乡村振兴。      如今,新建村有户人,年人均收入1.36万元,年升至2.1万元,比同期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高出余元。新建村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生态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问题村”一跃成为和谐富美的先进村。      福建的95%      乡贤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风气和文化。如今,福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赖文达”,不求回报、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反哺家乡,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年,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原处级干部黄东民退休后,选择了“再下乡”,来到40多年前插队的革命老区村、贫困村——尤溪县溪尾乡秀峤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员。年,他协助秀峤村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      在黄东民带领下,全村开展拆除旱厕、猪栏、空心房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竹林路,提升村民管理和运送毛竹的条件,建设“秀石走廊”景观路,形成以字感人、以文化人的朱子“家”文化和中国传统“福”文化的精神家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秀峤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扶持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试点村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大校林佳山解甲归田后,自愿回到故乡大田县前坪乡上地村,先后任村级民间河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林佳山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经过近两年努力,把偏僻落后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他的到任也推动了大田县“乡贤回引”工程,迄今已回引35人,其中厅级退休干部4人,处级退休干部6人。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退休干部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马国标介绍说,福建每年新增退休干部2万多人,他们中许多人思想好、能力强、有情怀、肯奉献,退休后渴望找到施展才干、实现人生新价值的舞台。      年7月,福建省退休干部指导中心开展的《福建省退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问卷调查》显示,愿意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退休干部占95%,其中70岁以下退休干部占87%。      马国标说,目前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到达退休年龄,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资源为退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告老还乡”新解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确保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成为乡村建设者的一道新考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河南的全国政协委员窦荣兴认为,回归田园反哺家乡渐成抒发乡愁情怀的流行趋势。每年有数百万城市退休人员,他们长期奋战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这批人员还乡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余热。      离退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明确提出,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今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鼓励地方整合各领域外部人才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      马国标说,退休干部回乡任职助力乡村振兴,就是现代版“告老还乡”。目前,不少退休人才返乡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成效显现,国家层面的政策已制定到位,地方政府可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乡情为纽带,制定配套政策、保障措施,激励更多退休干部回乡释放激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