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topStartStop石板路旁的草木郁郁葱葱,木质窗雕的花纹精致典雅,60余栋明清老宅被纵横交错的巷道分隔,一条宽阔而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8月3日,行走在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处处散发着古朴的自然和历史气息,吸引着过往游人驻足赏景。“早就听闻礼门乡风光秀美、气候宜人,这次来到常源村,还看到了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不虚此行。”来自福州的游客林老伯说。以前的常源村却是另一番光景。常源村原名石竹坑,地处山坳、依山而建,是省级贫困村。过去,村里以种植水稻、锥栗为主,产业不成规模,农业效益低下,不少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古村陷入了人走村空、凋敝荒芜的窘境。年底,省农信联社干部余昌武担任常源村第一书记。驻村初始,他进家入户走访,真切感受到驻点村的落后面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今后的村庄发展有了初步构思。余昌武介绍说,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常源村临近国家3A级景区陈峭,村内多栋明清老宅保存完好、别具特色,周边有道教名山香炉山、千亩松树林、三叠瀑布、千年古道等旅游资源。“瞄准乡村旅游,可以很好地借势发展,发挥资源优势。”谋定而后动。余昌武积极向县、乡两级以及省农信联社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共筹集资金余万。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着手,该村修建了棕岗坮观景台、休闲广场、文化中心、清水步道、长香炉山道路和连接旅游服务中心的石板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针对古村落保护提升,还完成了古民居屋檐复原、古巷道复原、修建仿古长廊、拆除灰楼、炮楼降层、村口仿古改造等工程,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年常源村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常源古村美丽重现、焕发活力,周末日均游客量超百人。不少村民嗅到乡村旅游带来的商机。年初,村民黄传杰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并通过租用老村委楼开了一家民宿,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一天大约接待50多客人用餐,20多间客房日日满房。”黄传杰高兴地介绍说,为了留住更多游客,现在正在扩建民宿,将新增20多间客房。腰包鼓了,村民们积极性更高了。自筹资金多万元,建设村史馆;今年疫情期间,返村年青人在党员干部带头下还积极参与河道清理、项目征地等,为乡村发展出工出力。余昌武说,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在抓紧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标准化改造、村史馆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再发展一些新的旅游业态,引入专业团队到村里建民宿,发展文创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记者陈莉莉通讯员郑文敏文/图)来源:闽东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