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积极探索社区自治新模式进城农民幸福有

东南网2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庄严通讯员黄起青)

安居才能幸福又乐业

走进周宁县狮城镇兴福社区,只见一排排居民房整齐划一,畲族特色路灯十分醒目,居民雷积余正在社区办公楼一楼悠闲地看报。

兴福社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社区,居住着地质灾害点搬迁、水库移民搬迁的畲族、汉族居民人。

“我们是年从偏远山村前坪村的苎园坪自然村搬到兴福社区的。”今年59岁的畲民雷积余回忆,原来的村是地质灾害点,政府实施“造福工程”,让他们搬到现在的兴福社区。此后,七步镇和纯池镇的户水库移民也搬入社区。

搬得出更要住得下。社区统一规划37亩地建设居民用房,新建安全用水储备库,县里给予库区移民用电优惠,随迁子女就近入读狮城一小、狮城三小、周宁十中……多措并举,让移民无后顾之忧。

居民来自不同地区,社区如何有效治理?兴福社区党总支依托51名党员,将社区分为5个片区,选拔了50名居民代表,确保每个原搬迁村都有代表,遇事皆有发言权。

另外,社区60%的年轻人都在外地,留下的绝大多数是老弱妇孺,且很多居民生活在社区,种植、养殖等生产仍在乡下。如何让他们住得稳、有奔头?

“我们社区很多中老年男性和我一样会做泥瓦工和装修,所以社区干部就会特别留意,有合适的工程就会推荐我们。”雷积余说,社区干部还主动联系周宁纸艺品店铺,定向收购社区妇女折好的纸艺品,让她们在家也能赚钱。

“每月能赚元至元贴补家用,社区另有30多名家庭主妇也在做这个。”居民许妙琴说。社区还开办了各类技能培训班,帮助居民就业。“我和其他几户居民接受了种植、养殖培训,合股成立了畲村专业合作社,种植58亩黄栀子,吸纳了20多名居民务工。”居民钟卫忠说,目前共有60余人在社区的3个合作社打工。

补齐社区服务短板

比邻兴福社区的中兴社区,作为周宁县人数较多的大社区,人口达到多人,进城农民更是占据一半,可是社区工作人员仅9人。

为有效解决社区服务人员不足,服务方式不新,服务内容不全等问题,在周宁县狮城镇党委的支持下,中兴社区以城市基层党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向社会组织周宁希望社工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对接专业社工,形成“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局面。

依托社会组织提供“课后服务”。“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进城农民没办法按时接孩子放学,不少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家长也无法送孩子上兴趣班,所以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提供重点服务。”中兴社区党委书记吴康平说。

去年3月,该社区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周一至周五,不同专长的社工为进城农民及双职工子女提供课后免费辅导作业服务,教授国学、英语、剪纸等课程。截至目前,已经有近多名儿童享受这项“课后服务”。

“服务暖心又周到!”今年28岁的黄秀英说,前些年,她家从纯池镇祖龙村锄坪自然村搬到中兴社区居住,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因为工作原因,她无法准时接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四点半”课堂帮她解决了这个大麻烦,还培养了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三社联动,为有意愿的进城农民提供种植和养殖、电商技能、化妆、家政等培训。黄秀英就曾接受过社区家政培训,还在社区干部的介绍下到私立幼儿园担任保育员。“我现在工作顺心,收入稳定,幸福感与日俱增。”黄秀英心满意足地说。

此外,中兴社区党委还在各小区设置“红色驿站”“前哨支部”,派驻党员、社区干部、社工常驻,及时协调解决社区居民邻里纠纷等各类问题。

“补齐社区服务短板,让进城农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参与感和幸福感。我们正与社会组织、社工一同制定‘家长学校’等新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吴康平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