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田匠青年以稻田底色绘就乡村振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9114.html

新清福建网络7月23日讯,“田匠”青年:以稻田底色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田匠”团队是一支由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团支部几位“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创立、发展的农田景观规划团队,年成功注册了自主品牌———“田匠”。年起,团队的青年们在福建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黄欣乐的带领下,扎根农村,以大地为画布,用水稻作颜料,在八闽的田野上,创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稻田彩绘,有效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把种田当作一种艺术

稻田彩绘也叫稻田画,是一种兼顾农业生产与农田景观的艺术创作形式,即用不同颜色的水稻在田间组合成漂亮的画作,宛如大地上的彩绘。稻田彩绘的实现方法有很多,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卫星进行精准定位,在田间定点插秧,使得彩叶水稻与普通水稻植株随着时间自然生长成一幅艺术作品。在设计上也可以有立体、平面、镂空等多种呈现方式。一幅稻田彩绘的图案可以维持两到三个月左右,随着当地的水稻种植达到封行(水稻生长到一定程度,稻叶遮蔽了行间的地面)的状态,就进入了最佳观赏时间。“从设计规划、制图,到品种选择、施工,再到种植辅导、拍摄宣传等,我们都力求精益求精,实现每一个环节的精良制作。”“田匠”团队的负责人黄欣乐说,“就拿设计图来说,如果立地条件不太好、不够宽阔,设计得太过复杂、精细,就容易种不出细节的效果,要是设计得太过随意、简单、容易实现,又难以具备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感,需要仔细琢磨、拿捏这其中的平衡关系。我们是真正像一位匠人一样,用心在打磨每一幅作品,希望能根据每一个地块的形状与特点,在给定的条件中将最优化设计做到极限。

“田匠”团队的缘起,要从黄欣乐大学的时候说起。当时,她上了一门与种田有关的课程,那个时候,她就体会到农业的辛苦与劳作的踏实,更坚定了要从事农业研究的决心。毕业后的她到了福建省农科院工作,在和农民接触的过程中,她了解到,由于种水稻不挣钱,大多农户对种水稻意愿不强烈,能种田、会种田的人日益减少。但国家对粮食安全保障又有需求,福建仍然是南方的水稻主产区、产粮区。因此,如何调动农户种稻的积极性,维持水稻种植面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她坦言:“接触了很多稻农后,我对稻农比较有感情,想通过种稻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一产附加值,让种稻变得更有趣,也让种稻农人变得更有钱。稻田彩绘是近几年特别流行的做法,它能够保障一定的产量,还很受欢迎,我们就决定试一试。”

“田匠”团队组建之初,只有三个成员,黄欣乐是牵头负责人,另外两位是她的师弟,后来陆陆续续有了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当时觉得一起做这样的农业文化作品很有意义,加上自己也想做点事情,所以加入了‘田匠’的队伍。”团队成员李雨洁说。

从施工初期,“田匠”团队的定位就很清晰。他们追求新派农业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高端农田艺术,强调前沿审美的同时,又能保持扎实而接地气的工作作风。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一方面是完全原创、画卷式全覆盖设计理念,尊重艺术,追求有品位的农业美学;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地块资源,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设计构思,凸显每一个作品的与众不同。他们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作品《中国乡村梦》,就是采用了“画中画”的稻田彩绘,画作融合了茶山、杉林、屋舍等后洋村元素,在田中画下了观景台俯瞰到的全村风貌。站在观景台望去,正是村边有田,田中种稻,稻中含画,画里藏村,别具韵味。

团队还实现了一条龙的科技服务,不仅在设计环节精工细作,在种植环节也由福建省农科院农经所、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联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此外,在艺术加工环节,他们还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创意,精心制作稻田彩绘宣传视频,从宣传推广上帮助项目基地获得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