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新闻页-台海网]
“家里的垃圾桶有个芯片,每次丢垃圾,乡里的‘智慧系统’就会根据芯片记录的家庭信息,把垃圾重量、分类情况报送给乡镇府并积分,分数还会在乡政府电子屏幕上公布,做不好丢脸啊。”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宅中乡的村民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是通过丢垃圾接触上“物联网+”。
宅中乡吴霖摄
宅中乡地处柘荣县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辖9个行政村,现常住人口户人。近年来,宅中乡针对行政村“人口少、垃圾量小、紧邻乡镇”特点,探索适合地域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将农村垃圾处置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了覆盖垃圾治理前端、中端、末端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全链条治理模式,并引导村民积极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科技赋能智慧管理
每天清晨,宅中乡专职垃圾分类员就会驾驶智能小型垃圾回收车沿着线路逐门逐户进行垃圾收集,村民只需将带有芯片的干湿二分桶放置在称重处,车载“智慧系统”就会自动称重,并将村民垃圾分类情况、重量等数据传送至宅中乡积分平台进行记录、汇总,村民获得的“宅积分”可兑换纸巾、毛巾、牙刷等小商品。
专职垃圾分类员正在操作车载“智慧系统”陈川海摄
“有了这套‘智慧系统’,除了节省人工之外,还形成了垃圾户内分类、垃圾回收数据实时回传的闭环作业流程,最大化排除了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据介绍,宅中乡4名垃圾分类员每天定时驾驶智能小型垃圾回收车,对村民干湿桶内的垃圾进行“刷卡式”识别、称重、回收,并运往智能分类垃圾亭分类处理。目前,宅中乡垃圾转运量已由原来的吨/月减少到80吨/月,垃圾转运量减少近一半,减量部分绝大多数变成了有机肥。
宣传引导提升意识
基础设施、设备完善了,垃圾分类意识如何深入人心?对此,宅中乡也有自己的好办法,该乡通过编排“三句半”、快板以及情景剧等小板凳宣讲节目,在群众集中的文化公园、休闲广场等地开展集中宣讲;通过一段视频、一封信,一段普通话、一段柘荣话,将“会烂、不会烂”、“猪能不能吃”等“土味又硬核”的垃圾分类技巧教给村民。
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郑陈英摄
同时,在乡中心校实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和积分兑换宣传,辐射带动父母、邻居、朋友进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时尚氛围日益浓厚。目前,全乡9个村余户村民参与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行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群众参与率达到85.5%。
因势利导扮“靓”环境
随着垃圾分类逐步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宅中乡还将“宅积分”覆盖面拓展至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主街道严管等指标,进一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年,乡村组织开展的义务保洁、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等13场次“清洁家园”活动受到热烈欢迎。除了道路、坑塘的垃圾被清扫和捡拾外,挂在树上、丢弃在茶园里的白色垃圾都被一一清理。
据统计,村民垃圾回收等工作已累积兑换积分.2万分,有效调动了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乃至乡村治理的热情,居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魏发松摄
如今,山头硒锌产业馆、醉美茶园观景台、“梦幻西坪”等景点整治一新,成为宅中乡热门打卡点,仅“五一”期间举办的宅中孝德文化节,就成功吸引多名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硒锌康养孝德宅中”的思路正引动着宅中乡特色发展文章。
来源:学习强国